当前位置:首页佛学文化 佛教印经
佛法的抉择
来源:智者世界    编辑:管理员    时间:2022/4/6 11:05:54    热点:1056 字体:【

九华山寺庙

提起“佛”每个人心中所涌现的形象可能都是不同的。


有人的心目中,佛祖法力无边,神通广大,发光动地,飞来飞去,赐福加持。这样的佛可以信仰,没法学习。

有人的心目中,佛菩萨智慧圆满,离苦得乐,脱离烦恼,超越轮回,慈悲喜舍。这样的佛可以理解,可能学习。

有人的心目中,佛与菩萨都是圣贤,苦心竭虑,利益人间,释道儒等,同是一体。这样的佛还属人类,可以超越。

有人的心目中,佛菩萨高深莫测,远离人间,不知其详,敬而远之,尊重即可。这样的佛远离尘世,与我无关。

有人的心目中,佛教都是迷信,宗教产物,各种洗脑,愚痴落后,不值一提。这样的佛落后时代,价值不大。

关于“佛”有这么多的评判,“法”就更多了,光是普遍认可被编集成册称为大藏经的就有众多版本,以常见的乾隆大藏经为例,字数已经接近1亿,光是读一遍不解析其意义,恐怕也需要数年的时间,至于祖师大德的各种讲义著作,更是汗牛充栋,耗尽一生可能也难以阅读多少?这种情况下佛法该怎么学,怎么抉择呢?

这就必须要把握佛法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宗旨。我们不妨放下眼前的种种,来看一下历史中的佛陀、佛法、佛教。

1、首先佛陀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,是古印度一个小国的太子,太子认为当时的富足生活、国王的权利都解决不了自己的生老病死之苦,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烦恼痛苦,所以舍弃王位和家庭,出家学道,以解决自己的烦恼和迷茫。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,终于太子宣称自己已经成佛,通过具备无上的智慧而彻底熄灭了自心的烦恼痛苦,成为了一切智者,彻底明了了宇宙和生命的实相。

2、佛陀把自己离苦的方法教给大家,从佛陀成道后,直到佛陀生命的最后一刻,佛陀一直在应人们的需要,宣讲离苦的方法,大约有50年左右的时间。在佛陀入灭后,人们把他的言行和教诫结集成为阿含经和律典,后来历史上佛陀的信仰者又多次结集佛经,形成了目前的佛教典籍。

3、佛陀在世时,有很多人出家去追随佛陀学习,当时经常跟随在佛陀身边的就有一千多人,并且也有大量的在家人士皈依佛陀,把学习佛陀作为自己的主要追求。目前世界范围内信仰佛陀者有至少3亿以上,出家专心学法的僧众,仅中国就有数十万人。当然大多数人还是默默无闻,没有成绩,从佛陀当年到今日,也有不少人(相对总体比例还是很少)通过他们的言行,得到了世人们的敬佩与信服,被世人认可为成就者,也就是达到了解脱烦恼、解脱轮回的状态。当然世人能否判断出谁是成就者,确实需要打一个问号。

由以上种种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,学佛是可行的,可能的,一方面佛陀当时就给自己的弟子学佛以具体的指导,并且大量的指导言行被记录结集成为了经典,另一方面,有很多人已经走在这条路上,可以作为我们参考的榜样。但这里面有几点是需要仔细思维的:

1、学佛的人很多很多,成就者究竟有多少呢?那些非成就者的话是否可信呢?相对来说,我们可以确认佛陀是成就者更可信一些,那么择法时不妨多以佛陀的言教更多为指导,这样就可以过滤掉很多信息了,另外在看待这些经典时,需要了解他们经过翻译、整理、传抄等等,又有多少言论能真实反应当时佛陀的原话呢?即便忠实记录了,又是否能反应当时的真实情境呢?所以对经典的抉择上,需要更理性的去看待更为妥当。从历史依据来看佛陀的教法的主要以阿含经中的四圣谛、十二因缘、三十七道品等教法为主,如果说学佛,不能够深入理解这些教法,显然我们对佛陀的认识很可能是不全面的。

因此择法的第一处注意的就是要抓住佛陀的言行为根本,以佛陀的教法为核心,以祖师大德的解析为参考。

2、学佛之所以难,是因为这需要一种内心上的转变。内心上不仔细的思维抉择,依照佛知佛见做转变,是不可能如佛一样的。

很多人号称信佛、学佛,可是自己内心依然执行自己原来的观念,关于好人坏人、是非善恶、家庭、事业、工作学习、伦理道德、社会秩序、吃喝玩乐等等有一系列自己的看法,这些看法多数不符合佛知佛见,因此,世俗的造业该造的还在造,内心的烦恼该烦恼的还在烦恼。这样的学佛,显然进步很小。

同样的也有一些人,学佛法很用功,做事情很积极。但是内心仍然不放舍自己的观念和习气,诸如想要获得金钱或者名誉,想要获得人们的尊重,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承担社会责任救万民于水火等等,这些发心不能说不好,但是他学习佛法,是把佛法当作了一种工具,用佛法来满足自心,用佛法知识来装点自己,达成自己的欲望的满足,没有真正改变自心,这样的发心也是难以学习到纯净的佛法的。

因此,择法应注意的第二处,就是要对自己的内心做好观察,是不是准备好了想要获得圆满的智慧,彻底认知世界和生命的实相。如果没有这种发心,说明内心还存在一些固有观念和习惯,需要重新依照佛法进行审视思维,否则,以染污的心去学习佛法,会走很多弯路,如同一个脏盆接水,再纯净的水也会被染污进杂质的。

3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,我们把相对纯净的佛法找到,思维圆满,甚至内心有所体会,真正感觉到佛法的智慧和止息烦恼的能力,那么佛陀或者佛法就一定是对的么?举个例子来说,大家都知道吸毒不好,但是在吸毒人看来,吸毒所带来的快感是超越一切的。学佛也是如此,佛陀既然敢宣称自己是圆满觉悟的一切智人,那么佛陀所证得的教法必然能够经得起检验,所以对佛法我们也要在实践中进行理性的全面的检验。这是择法应注意的第三处。

佛教入门
答疑解惑
联系方式
电    话:0566-5011706
地    址: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天台路32号